日前,《太原市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布。圍繞飲用水、地表水、城市黑臭水體和地下水等四類水體改善年度目標,《行動計劃》將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節約水資源,強力保障水環境。
水環境質量改善五大目標一是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其中,市級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婁煩縣汾河水庫、杏花嶺區棗溝、尖草坪區上蘭和三給地壘)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
二是省考核的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斷面比例達到44.44%以上,劣Ⅴ類斷面控制在44.44%以下。其中,婁煩縣汾河水庫和李八溝斷面、古交市掃石橋斷面、尖草坪區上蘭斷面等4個斷面水質要確保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清徐縣美錦橋斷面水質退出劣Ⅴ類。
三是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市區建成區黑臭水體在2017年基本消除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提升,力爭達到長治久清。古交市的4條黑臭水體年內要基本消除。
四是國土部門監測的41個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或改善。
五是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完成省下達的減排任務。
工業廢水將提標治理在工業廢水提標治理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四種途徑:集中處理工業集聚區污水;實施工業企業廢水治理提標改造工程;專項整治重點行業;依法淘汰落后產能。
其中明確,現有工業企業廢水治理設施全面提標改造,外排廢水達行業特別排放限值。劣Ⅴ類水質斷面控制單元內所有工業企業外排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污染物達地表水環境質量Ⅴ類標準。煤礦外排礦井水外排達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綜改示范區、不銹鋼園區、清徐經濟開發區等3個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對現有的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提標改造,外排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污染物達地表水Ⅴ類標準。
城鎮生活污水治理提速為保證出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污染物穩定達地表水Ⅴ類標準,我市今年將全面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年底前要完成前期工作并全部開工建設,2019年12月全部完成改造任務。
為確保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實現穩定達標排放,《行動計劃》提出,要采取截污納管、明渠覆蓋、設施保溫等有效措施,保障城鎮污水處理廠冬季運行效果。
同時,我市將加大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力度。加快推進汾東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設,確保2018年底建成。清徐縣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日處理3萬噸的擴容改造工程。
加快汾河河道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汾河太原段河道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主要內容包括:加快汾河水庫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全面開展太原市汾河排污口治理工程;繼續整治黑臭水體;加大重點河段綜合治理項目建設進度;加快推進汾河治理三期工程建設;開展河道清河行動。
依照《行動計劃》,我市今年將完成嵐河濕地工程和汾河水庫上游汾河干流濕地工程建設;全面開展太原市汾河排污口治理工程,確保所有汾河排污口水質達到省要求;在2017年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基礎上,加大管控力度,源頭治理,綜合整治,鞏固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古交市的4條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實施汾河溫南社國考斷面上游濕地建設工程,清徐縣白石南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全面投運,完成楊興河綜合整治工程,實施汾河古交段濕地建設工程;完成汾河南延三期水利工程建設等。
農村污染治理按下快進鍵在農村污染控制方面,《行動計劃》明確五大重點:加快重點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防治畜禽養殖污染;集中治理畜禽養殖集聚區;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在具體舉措上,清徐縣徐溝鎮、東于鎮,古交市河口鎮、鎮城底鎮、馬蘭鎮和婁煩縣靜游鎮等6個重點鎮,要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外排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污染物穩定達地表水Ⅴ類標準,其他污染物達一級A排放標準。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成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等設施,比例要達到70%以上。要全面完成畜禽養殖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依法關閉或搬遷任務。新增完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44個。
此外,《行動計劃》對交通運輸污染控制、節約保護水資源、推進流域生態保護、保障水環境、全面落實水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加強水環境管理等均提出明確要求。